企业参与进入登月工作中后,不仅解放了大量的航天局工作人员,也让那些民营企业并发出极高的热情。
登月过程中,可能需要他们公司的产品也许并不多,甚至只有一套两套,但是所带来的技术提升和名气效应确实杠杠的大。
以至于在登月之后,国内就出现多家企业不约而同的推出了新广告。
内容倒不是推荐自家某个型号的新产品,但绝对是各种炫耀自家参与了登月过程中的航天设备研制和生产。
目的就是彰显自家的产品从设计到生产,那是绝对的航天级的牛逼!
而新生力量的进入,也让月球基地的整体设计、规划,还有生产速度开始得到加速提升。
基地目前分为内、外两种设计方案,不是要弄上去区别使用,而是这两种方案全都要!
一种是在地表外的建筑,其结构强度和防辐射能力都得到相对于的增强。
除了以上两种设计指标外,紧急避险和应急设施都非常齐备,生活舱之间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泄露事故,舱门之间可以迅速自行封闭来保护其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。
还有一种则简单一些,它主要是用在熔岩管内使用。
因为熔岩管自身有着厚厚的岩石、泥土层隔绝了外部的恶劣环境,里面建筑设施可以不用考虑辐射、陨石这类物体对建筑的伤害。
而且已经还有新方案出现了,那就是把这些熔岩管内部空间直接修建和外部相连的可控通道,这样一来,熔岩管内部的空间也可以直接成为月壤处理中,那些无用气体的排放地点。
虽说这些气体大多是二氧化碳这类气体,人类依旧无法直接呼吸生存,可随着排入内部的气体增加,在某些程度上也是组建累积形成了大气环境,平衡了建筑物内外的压力差,对于后期的建筑物强度要求那就更低、更便利了。
如果以后哪一天,需要用上这些二氧化碳……
也方便直接抽取拿来就用!
说回前面的摸底,通过这段时间的摸底,章成铭不仅逐渐的摸清了很多领域内,国内的真实工业水平和制造业天花板在哪里,也逐渐确定了新项目,或者说一些新装备的研发方向。
两种基于YFB20的双发,和四发可变垂直/短距起降的多用途飞机被章成铭和一家飞机制造厂搞定拿下。
基于对方优秀的飞控基础,以及此前各种风洞吹过的无数基础数据运算,这种飞机从设计到样机下线,全过程只用了短短的四周时间,当军方看到这两款外形有些相同,但个头却一大一小的家伙时,总装后勤的将军们嘴都笑得合不拢。
特别是那个大家伙,一位将军乐呵呵的拍着它冰冷的躯体笑道:
“有这些东西,咱们就不用考虑在海外建那么多军事基地了,一个小时内,直接投送武装力量到它应该出现的位置上!!”
第85章 我要搞事情(二)(4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